我们主要从事辐射检测仪、辐射报警仪、个人剂量仪、表面污染仪、氚测量仪、放射源长长柄夹的研发与销售,咨询电话:15320015883!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公众的核辐射防护

关键词:公众的核辐射防护 网址:www.fanghufushe.com 日期:2019/1/23 17:15:48

辐射防护体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都已制定了具有科学理论基础且行之有效的辐射防护体系和应急处置办法,其目的是保护生物物种(人类和非人类物种)和环境、最大程度避免辐射暴露。保护人类的防护对象可划分为职业人员、公众和接受放射相关的诊断、干预和治疗的病人,本文主要讨论公众的辐射防护问题。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辐射环境中,辐射来源于宇宙射线、地面土壤、建筑物和生活品等的各类微量放射性核素,还有人工的放射性核素。普通公众受到“自然本底”的总辐射量约为2-3 mSv/年(全球自然本底辐射量平均为2.4 mSv/年)。ICRP建议计划照射情况下的公众照射剂量限值表示为年有效剂量为1 mSv。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假如在限定的5年内平均不超过1 mSv/a,在单独一年内有效剂量可允许大一些[3]。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辐射防护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组织的公众群体防护行动和个人防护。主要防护行动包括:

1)现场应急处置。控制事发现场、阻断放射性核素的继续泄漏和核污染的扩散。现场伤员的分类诊断和救治。明确放射性核素种类,污染水平和扩散途径等。

2)确定公众是否需要撤离。ICRP建议的公众干预水平[3,12]:预计2天辐射水平达到5 – 50 mSv(有效剂量)时,公众需要留在掩蔽所蔽护;两周的辐射水平达到100 mSv[12]或一周50 – 500 mSv[3]需要临时撤离;第1年辐射水平达到100 mSv或终身1000 mSv需要永久迁居。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泄漏,公众撤离的范围是距离核电站20 km, 20 -3 0 km范围的公众需要留在室内蔽护。

3)个人的防护:(1)外照射的个人防护基本原则是“时间、距离与蔽护”,即尽量减少与放射源接触的时间、尽量拉开与放射源的距离、利用建筑物等快速进入隐蔽所。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预防使用防护药物;(2)对内照射的防护,必要时可着相对严实些的服装、带口罩和手套,饮用清洁水。来自污染区或现场的人员,应立即更换衣物、利用清水冲洗身体、肥皂擦洗体表去污,切记注意避免对皮肤的损伤。换下了的衣服应保存在塑料口袋里并密封好,以备后续的污染数据检测和处理。如果污染严重,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进一步医学处理,包括内污染水平评估和生物剂量诊断在内。

4)防护药物的使用。辐射防护药物的使用,必须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辐射防护药物包括外照射损伤防护药物和内污染损伤防护药物。内污染防护药物或措施,又分为阻吸收、促排药物。针对不同种类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促排药物。放射性碘如131I的防护药物有碘化钾、阻止137Cs在肠道吸收的药物有普鲁士蓝等。由于辐射防护药物的用药有很强的专业性,如用药的指针、用药最佳时间、药量等,必须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ICRP建议向公众分发稳定碘的干预水平是100 mSv(甲状腺等效剂量)[12]或50 – 500 mSv(甲状腺等效剂量)[3]。稳定碘(如KI)对甲状腺的保护作用(防止甲状腺肿瘤发生),是预先占住甲状腺中的储碘位置,阻止放射性碘的进入,因此必须在受污染前12h到污染后4h以内用药才有效,用药时间越靠近受污染的时间,效果越好。服碘时间过晚,不但无效,而且还可能将放射性碘锁住在甲状腺组织内,不利于排出,起到负面效应。本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由于有大量的放射性131I泄漏并在空气中扩散,事故后的第5天,日本核安全委员会(JNSC)建议从福岛核电站20 km范围内撤离人员服用稳定碘,婴儿用量12.5 mg、1个月-3岁25 mg、3-13随38 mg、13 – 40岁76 mg,40岁以上不再服用[13]。

综上所述,核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或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包括确定效应(组织反应)和随机效应如致癌效应,危害的大小或发生概率与核辐射种类、辐射剂量率、人体或组织吸收剂量以及个体的敏感性密切有关。本文尚未讨论的辐射生物效应还有胚胎和胎儿效应、遗传效应、非癌症疾病以及心理效应等。文章中涉及的核辐射损伤医学防护主要是原则,部分措施公众个人可以自己实施,更多的必须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


其它项目:

Copyright @2016 北京斯朋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西井路3号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旺旺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